“这个‘廉情小站’就是‘民心站’,前不久反映的问题,很快就得到了回音……”精河县托里镇克孜勒加尔村村民马红梅拿到2000元临时救助金后高兴地说道。
今年5月,马红梅家中不幸发生火灾,家中贵重物品被烧毁,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。无奈的她,就向村委会申请了临时救助。但几个月过去了,一直没有消息,她着急地到村委会询问了几次,还是迟迟没有收到救助金。
于是,马红梅向托里镇克孜勒加尔村村级监察信息员杨晓芳反映了该问题。杨晓芳来到马红梅家中了解情况后,立即向托里镇纪委反馈了该问题。镇纪委经调查核实发现村干部王某未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,导致马红梅的临时救助金申请一直未落实。针对王某慢作为问题镇纪委对王某进行了提醒谈话,并督促该村委会立即整改,及时向马红梅反馈了处理结果。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。
今年3月以来,精河县纪委监委整合多方资源,创新监督方式,将纪检监察监督触角向村(社区)一线延伸,在托里镇打造了全县首个居民身边的“廉情小站”,集监督、纳谏、解难、宣教于“一站”,使之成为服务广大群众的“宣传站”“连心站”“监督站”“体检站”。
“我们以不定期组织‘三员’召开座谈会的方式,广泛收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评议意见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建议,对反映的问题,安排专人督办,实时跟踪进度,事后我们还会进行满意度回访,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,群众的心更顺畅了。”精河县托里镇纪委书记杨荣表示。
“廉情小站”成立后,托里镇将“三员”监督办公室和“廉情小站”有机融合,让“廉情小站”成为“三员”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的有效载体。目前,通过“廉情小站”已累计接待居民群众42余人次,收集各类问题建议16件,已解决12件。“廉情小站”取得了良好的反响,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同,成功搭建了干群间的“廉心桥”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结合廉洁文化建设,不断建立健全‘廉情小站’工作机制,完善功能,提升服务及管理实效,全面总结推广,推动基层监督从‘有形’到‘有效’、从‘有效’到‘长效’全面提升。”精河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道。(精河县纪委监委 古丽孜拉 杨荣)